西藏旅游
西藏旅行社
西藏旅游火热报名中...西藏旅游接待中心(2019.5.24).

旅游活动带来先进文化信息

通过上面的叙述,我们看到,在这些迁徙、迁移、旅行、游历活动中,吐蕃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,其组织、规律性提高了。从文化资源来讲,这些旅游活动带来周边地区先进的文化信息,也带去了吐蕃文明的信息。下一阶段,基于文化建设为目的的旅行活动就迅速成为主流。
第二阶段,9世纪中期至13世纪中期。这个阶段的特点,是自发的僧人游学活动猛增,而游学又几乎全是以去印度、尼泊尔为最高目标,佛教徒游历就成为这时期旅游活动的主流,而战争、官方交聘往来游历这些曾盛极一时的旅游活动,就不常见于历史记载了。
吐蕃业朝,连年争战,到牟尼赞普时,已经出现师老将疲、民穷财尽的局面。再经下一个的奴隶起义,以军事实力为后盾,雄踞亚洲一时的吐蕃终于崩溃。这种辉煌的经历,是在没有强大文化支持的情况下发生的。它可以在军事上称雄一时,但在文化内涵上与周边民族相比,相距甚远。当时中原文明、西面的伊兰文明、南面的佛教文明,都比建设中的吐蕃文明高。因此,军事扩张一过去,渴求和平的人们就开始了文化建设工作。文化资源差异导致域上张力,是佛教徒游滨根本原因。他们希望借此缩短或是消除这种差异。
总是说来,佛教僧人在居和游的方式上,有如下模式:
先游后居模式。早年游学各地,待到学成后,就在一定的地方,选择寺庙定居,传学授徒。如香巴噶举派创始人克珠琼波南交,“前半生走遍了尼泊尔、印度的各大佛教圣地,遍访名师,学得广大精深的许多密法,成为密教通达者。”后来主要在南木林县香地,倡建香相等寺108座,接纳徒众数万人。又如12世纪,巴戒寺,住在那里传教授徒,直到晚年。终生游历模式。代表人物是噶举派第二代大师米拉日巴(1040年-1123年)。他很小就离开家乡阁润,去学习咒术,后皈依佛法,于各地游方求学。38岁时到曲切城师从玛尔巴。中间去洋日娥地方见楚峨求学,曾在达那普闭关修行。45岁回乡探亲,已无家可归,悲愤之下,去了阿里,隐迹潜修,历时9年,证得最胜悉地,“从此下山云游,以道歌形式宣扬教义。”在甄区圆寂。又如12世纪时的却勒朗结,生于阿里,少年时外出游学,遍游前后,藏诸辩场,后到觉谟朗寺求学,曾任觉谟朗寺主,5年后去前藏,游历察邬岭寺、雅隆登第,回后藏,在色喀穷安住。
时游时居模式。这种模式有一定的根据地,游学以它为回归点。萨迦二祖索南孜摩,17岁以前从父学经,此后到前藏桑普寺游学,达10年之久,26岁回萨迦,任主持3年,其余时间到处学法求教,年41岁逝世。
 

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,诚信为本为宗旨,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。目前,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、注重信誉、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、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,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。

.返回顶部